您当前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综合资讯 > 国内资讯

北京:施以河长制 成就绿水青山

时间:2018-09-13 来源:中国水利报
分享到:

    一举推行河长制,将北京425条河流,“分配”给了5000余位各级官员。他们从此成为河流的“父母官”,汩汩流水不单单淌过他们所管理的辖区,一“流”了之,还成为了他们的“分内事”。

  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,北京水环境持续改善。目前,全市已实现市、区、乡镇(街道)、村四级河长全覆盖,走出了一条水系治理新路。

  机制不断完善,河长制见实效

  河长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,而是一整套工作机制。原来水务部门独自管河,河出现问题了,只能末端治理。但根源在岸上,又得把问题还给属地,那就容易出现积极性不高甚至推诿、扯皮,效果并不理想。河长制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。

  2017年7月19日,北京市委、市政府印发《北京市进一步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方案》,明确市委书记和市长担任市级总河长,市委、市政府分管市领导担任市级副总河长,市委、市政府相关领导分别担任14个流域的市级河长;各河湖所在区、乡镇(街道)、村均分级分段设立河长,由同级党委(党组织)或政府领导担任。建立了市、区两级总河长、副总河长和市、区、乡镇(街道)、村四级河长体系,明确各级河长5900余名,实现了全市河湖河长全覆盖。

  河长不是“冠名制”,而是“责任制”。市委书记、市总河长蔡奇多次进行专题调研,提出”四抓、五保”的治水新思路。市长、市总河长陈吉宁多次进行部署并深入现场督办检查,要求各级河长“在岗、在职、在责”,以河长身份开展工作,行使职权,承担责任。各市级河长深入一线督导检查,区级河长共开展河长制督导检查和巡河工作,有力推动了河长制工作落实。今年上半年市级河长巡河25人次,批示34件次,区级河长巡河542人次,乡镇(街道)级河长巡河8853人次。

  完善有效的工作机制是河长制的第一步。监管和考核是河长制的关键。

  大多数河长并非专业出身,河长制会不会沦为“河长秀”?对此,北京市设立河长制办公室,落实党政同责,让党委书记加入河道治理队伍,考核结果作为考核评价班子和干部的重要依据。原来主要是属地行政领导负责,现在党委也要加入进来,再次强化保障各项水环境治理的推进,可以说上了“双保险”。

  针对区域特点,北京因地制宜,建立了河长制工作协同机制。强化“条专块统”联动治水,初步形成“市区联动、流域管理、属地统筹、专业管护、社会参与”的良好工作格局。建立“乡镇吹哨、部门报到”和“一门主责、其他配合”联动工作机制,由各级河长牵头,联系相关部门参与水环境治理,部门协作,增强工作合力。

  理顺体制之后,是严管的决心

  河长们虽然管的是一条河,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局限于一条河。地方党政领导受敦促来到河岸边,对水污染有了更直观的感受。河长们解决水中问题的同时,也捅破了当地的环境问题,最终解决的,则是岸上可持续发展问题。

  结合实际,北京针对中央河长制六大任务,进一步细化实化,明确提出要全面落实三查(严查污水直排入河、垃圾乱堆乱倒、涉河湖违法建设)、三清(清河岸、清河面、清河底)、三治(水污染治理、水环境治理、水生态治理)、三管(严格水资源管理、河湖岸线管理、执法监督管理)责任,着力推进水环境治理由单一河道治理向流域系统治理转变,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,由治标向标本兼治转变。2018年一季度全市污水处理量4.29亿立方米,同比增加0.4亿立方米,平均每日减少污水直排量约45万立方米,截污治污成效显著。

  今年1月,北京市、区两级公安水务联合执法警务站全部完成建设并正式运行,标志着北京市“河长+警长+检察长”的“三长”联动机制正式形成。北京市充分发挥“三长”联动机制作用,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,依法依规加强河湖管护工作。目前全市16区、4个重要水源保护地完成了市、区两级联合执法警务站建设,市、区、街道(乡镇)三级警务联络员全部到位,建立了联席会议、联合执法、信息通报等工作机制。

  北京市还探索建立以城市副中心水环境改善倒逼上游地区截污治污、以消除黑臭水体和排污口整治倒逼各区加快汇水区截污治污、以严格执行水环境区域补偿制度倒逼各区落实治污责任的“三个倒逼机制”;突出抓好河长制与“疏解整治促提升”、与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工作重点、与美丽乡村建设、与市委环保督察工作的“四个结合”,初步形成党政同责、部门联动、市区协同统筹推进水环境治理工作格局。

  在亮马河旁,经常可以看到一群佩戴着臂章的“朝阳群众小河长”捡拾垃圾,他们是来自清华附中将台分校的学生。激发民间活力,扩大社会参与也是北京市河长制工作的一大举措。

  “当班河长”志愿巡河队、西城大妈护水队、水环境志愿者巡逻队、“老街坊”巡河队、星火志愿护河队等一批护水巡河队伍长年坚守一线,定期记录河湖水环境状况,宣传护水节水知识,带动身边群众参与水环境管护……随着河长制工作的不断深入,社区群众和民间组织保水护水的热情持续高涨,形成了全社会共建共治共管共享的良好氛围。

  创新长效治理,取得显著成效

  河长开始巡河,入河垃圾明显减少,事实证明,成效不错。

  近年来,北京市清理整治“散乱污”企业6557家,完成100家规模化养殖场治理,粪污治理率达到85%以上。完成7座新建再生水厂和1座污水处理厂升级扩建工程,新建污水收集管线697千米,改造雨污合流管线214千米。完成265个村的农村污水治理工作,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2%。2017年国家考核的建成区57条段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全面完成,公众满意度均在90%以上。

  以河长制为抓手,北京着力构建治水管水长效机制,有力促进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工作。2017年12月,水利部公布上年度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结果,北京市被评为优秀等级。东城区、西城区和平谷区率先通过节水型区验收,全市累计创建节水型单位近1.8万个,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.73。在水资源统一调度和优化配置下,密云水库蓄水量不断增加,提高了水资源保障水平,也改善了周边水环境质量。利用再生水向城市河湖补水近9亿立方米,利用官厅水库、斋堂水库等水源向城市河湖补水0.9亿立方米,城市河湖生态用水得到有效补充。

  在河长制治水管水长效机制下,北京水生态治理亦取得实效。

  2017年年底,永定河畔,面积达2.11平方公里的八号桥湿地开工建设。这片湿地位于官厅水库上游,可削减永定河入库河水中30%以上的污染物,同时成为冬奥会、世园会周边重要的景观节点。如今,经过大半年的建设,当初种下的小草,已经长成了茂密的芦苇荡,湿地环绕,水清鸟鸣,生态修复初见成效。

  据了解,围绕将永定河建成“流动的河、绿色的河、清洁的河、安全的河”的目标,北京启动并加快推进官厅水库八号桥水质净化湿地、妫水河入库口水质净化湿地等一系列重点工程建设。京冀携手推动密云水库上游张承地区600平方公里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。2014年至2017年全面清理密云水库库区94个库中岛,清退692家养殖场(户),退出10.4万亩耕地,完成库滨带造林2.85万亩、围网建设300公里,实现库区全封闭管理,基本实现“清水下山、净水入库”的目标。

  河湖治理和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,必须积极创新体制机制,才能保障工作成效。

  对此,北京建立了标准化、全覆盖的河湖生态环境检查通报制度,坚持“月检查、月通报、月反馈”,将垃圾渣土、水面漂浮物、违法排污、水体恶臭和违法建设等5个方面问题作为河湖生态环境检查重点。在全市425条河道、88座水库的基础上,将京密引水渠、什刹海、菖蒲河、玉河等重要河段纳入检查范围。   

  以往的河道治理,大多是“铁路警察,各管一段”,并由政府全额出资。北京市引进市场化机制,公开招标社会第三方,实现规范化、标准化检查作业。每月检查的问题建立台账向各区通报,下月进行跟踪复查,每两个月召开一次全市通报会,监督整改,河湖水域水环境问题呈持续减少态势。

  各方努力换来了北京市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。与2015年年底黑臭水体普查结果相比,全市建成区57条(段)水质均呈明显好转。凉水河、萧太后河、玉带河、四家庄河等一批黑臭水体实现水清岸绿,成为市民亲水观景的好去处。

  青山行不尽,绿水去何长。河长制在北京发展、深化,给全市带来了实打实的变化。相信随着河长制的持续发力,北京市将治出绿水青山的好生态,打出转型升级的新天地。






北京沃特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777号    客服热线:010-85763025

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北口水利综合楼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E-mail:szy@sinowbs.org Copyright ©2012-2024 All rights Reserved

微信扫一扫

水务论坛公众微信

关注有惊喜